螺杆机

20世纪30年代,瑞典工程师Alf Lysholm在对燃气轮机进行研究时,希望找到一种作回转运动的压缩机,要求其转速比活塞压缩机高得多,以便可由燃气轮机直接驱动,并且不会发生喘振。为了达到上述目标,他发明了螺杆压缩机。在理论上,螺杆压缩机具有他所需要的特点,但由于必须具有非常大的排气量,才能满足燃气轮机工作的要求,螺杆压缩机并没有在此领域获得应用。尽管如此,Alf Lysholm及其所在的瑞典SRM公司,对螺杆压缩机在其它领域的应用,继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。

  • 产品性能

  • 应用场景

  • 产品概述

    发展历程

    最先发展起来的螺杆压缩机是无油螺杆压缩机,1957年喷油螺杆空气压缩机投入了市场应用,1961年又研制成功了喷油螺杆制冷压缩机和螺杆工艺压缩机。 经过随后持续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产品开发试验,通过对转子型线的不断改进和专用转子加工设备的开发成功,螺杆压缩机的优越性能得到了不断的发挥。

    上世纪50年代,就有喷油螺杆式压缩机应用在制冷装置上,由于其结构简单,易损件少,能在大的压力差或压力比的工况下,排气温度低,对制冷剂中含有大量的润滑油不敏感,有良好的输气量调节性,很快占据了大容量往复式压缩机的使用范围,而且不断地向中等容量范围延伸,广泛应用在冷冻、冷藏。

    工作原理

    螺杆压缩机由一对平行、互相啮合的阴、阳螺杆构成,是回转压缩机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。分单螺杆和双螺杆两种,通常说的螺杆压缩机指的是双螺杆压缩机。最早由德国人H.Krigar于1878年提出,直到1934年瑞典皇家理工学院A.Lysholm才奠定该项技术,并开始在工业上应用,取得迅速的发展。

    螺杆压缩机压缩原理:

    吸气过程:

    当转子转动时,主副转子所形成的齿间容积逐渐扩大,该容积仅仅与吸气口连通,外界空气被吸入齿间容积内。当齿间容积增到大时,齿间容积与吸气口断开,吸气结束。此为"进气过程"。

    封闭及输送过程:

    在吸气终了时,主副转子齿峰会与机壳闭封,在齿间容积内的空气即被封闭在由主、副转子及壳体组成的封闭腔内,此即"封闭过程"。两转子继续转动,主副转子齿相互啮合,啮合面逐渐向排气端移动,齿间容积内的空气也跟着向排气端输送,即"输送过程"。压缩及喷油过程:

    在输送过程中,随着转子的旋转,齿间容积由于转子齿的啮合而不断减小,齿间容积内之气体体积也随之减小,气体被压缩,压力升高,此即"压缩过程"。压缩的同时,润滑油因压力差而喷入齿沟内与空气混合。

    排气过程:

    当转子转到齿间容积与机壳排气口相通时,被压缩之气体开始排出,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齿末端的型线完全啮合,此时齿间容积为零,气体被完全排出,即完成"排气过程"。

    现代应用

    螺杆式风冷冷水机组 水冷螺杆式机组

    应用场景
    山西程圣制冷设备工程有限公司
      0359-4830111
    版权所有:山西程圣制冷设备工程有限公司           备案号:晋ICP备07000168号-1

    晋公网安备 14082202000168号